自考热线:
400-869-6989

所在位置: 首页 > 自考学习 >

汉语言文学资料《公文写作与处理》考前必背:公文(一)

来源:湖南自考网 2021-04-15 15:52

1. 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与规范体式的文书,是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2. 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这些机关或组织都是依据宪法 和有关法律、章程、决定建立起来的,是具有法定地位的。这种法定的 地位赋予了这些机关与组织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制定和处理公文的权力。

3. 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具有法定地位的机关与组织都有自己的组织系统、领导关系和职权范围,有自己主管的事务与办事意图。它们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公务活动中,必然会产生体现自身意志的文件材料,这是公文形成的必要条件。

4. 公文体式的规范化是由公文具有法定效力这一特性决定的。公文体式如果不规范,不仅影响公文的质量和版面形式的美观大方,更重要的是影响公文的严肃性和应有作用的发挥,有时还会给工作造成重大失误。

5. 公文,或称文书、文件,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6.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说:“从铁矿的冶炼开始, 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

7. 商代后期出现了一种体式较为完整的甲骨文书,它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书档案。

8. 我国最早的一部政治文件汇编本《尚书》,又称《书经》。

9. 秦代出现的“书”“奏”,是我国最早的上行公文,如李斯的《谏逐客书》。秦汉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文书工作的确立时期。

10“文书”一词,最早见于西汉贾谊《新书·过秦(下)》:“禁文书而酷刑法”。

11.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下行、上行、平行的公文种类不断演变增多, 据徐望之《公牍通论》所计,不下六七十种。

12. “公文”一词,出现于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汉代多称文书,称公文较少。三国以后,多称公文,指官府之间往来的公事文书。

13. “文件”一词,大约在清代末年才出现 , 当时在外交文书中常提到“寻常往来文件”“交涉文件”等。

14. 公文是由法定的作者制成和发布的,是以机关的名义或机关的某一部门的名义制发的,有时也用国家领导人或机关首长的名义。

15. 公文的特点

(1) 公文有法定的作者;

(2) 公文有法定的权威;

(3) 公文有特定的效用;

(4) 公文有规范的体式;

(5) 公文有规定的处理程序。11. 公文的作用

(1)领导与指导作用; (2)行为规范作用;

(3)传递信息作用; (4)公务联系作用;

(5)凭据记载作用。

12. 规范性公文的行为规范作用与社会道德规范不同,违反社会公德将受到舆论的谴责,而公文的行为规范作用是带有强制性的。

11. 公文的分类

(1) 从公文的来源来划分

①对外文件。对外文件简称发文, 是指本机关拟制的向外单位发出的文件,它是作为传送本机关的意图发往需要与之联系的针对机关的文件。

②收来文件。收来文件简称收文,是指由外机关拟制的,作为传达其自身机关的意图,发送到本机关(或部门)来的文件。

③内部文件。内部文件就是指制发和使用都限于机关内部的文件。

(2) 从公文的行文关系上来划分

①上行文, 下级机关、下级业务部门向它所属的上级领导机关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所发送的公文,是自下而上的行文,故称上行文。

②下行文, 上级领导机关对所属的下级机关的一种行文。下行文一般常用指示、决定、意见、通知、批复等。

③平行文, 同级机关或者不相隶属的, 没有领导与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的一种行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湖南自考网提供,转载请保留链接: 汉语言文学资料《公文写作与处理》考前必背:公文(一)

  • 湖南自考网便捷服务
    • 【湖南自考报名入口】

    湖南自考考生服务

    湖南自考微信公众号

    湖南自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有更多考试福利!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APP下载